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自2001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正式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作為倡導保護知識產權、鼓勵知識創新的世界性節日,它的影響力正不斷增強,而這20年也是中國知識產權事業急速提升的20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關于知識產權的知識吧~☆
什么是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這是一個法律概念,也稱“知識所屬權”,指的是國家賦予創造者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有權。
什么是“世界知識產權日”?
1970年4月26日
《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生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正式成立。
1980年6月3日
中國加入該公約,成為該公約第90個成員國。
1999年
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共同提出的關于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
2000年10月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大會系列會議通過了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
2020年4月26日
是第二十個世界知識產權日,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活動的主題是“為綠色未來而創新”。中國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健康中國”。無論是環境保護、綠色發展,還是醫療衛生、醫藥健康,都離不開創新,都離不開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包括什么?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三)商標;(四)地理標志;(五)商業秘密;(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七)植物新品種;(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知識產權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著作權(也稱為版權、文學產權),另一類是工業產權(也稱為產業產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財產權利和精神權利的總稱。
工業產權又稱產業產權,是指工業、商業、農業、林業和其他產業中具有實用經濟意義的一種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專利權與商標權。
知識產權的特點
1、專有性
除權利人同意或法律規定外,權利人以外的任何人不得享有或使用該項權利。
2、地域性
除簽有國際公約或雙邊互惠協定外,經一國法律所保護的某項權利只在該國范圍內發生法律效力。
3、時間性
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即法律對各項權利的保護,都規定有一定的有效期,各國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分別定了期限期滿后權利自動終止。
為什么保護知識產權?
1 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護企業的利益,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發展。
2 有利于調動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藝創作的積極性,促進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藝創作。
3 有利于促進對外貿易,引進外商和外資投資。國際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無論是我國企業走出去,還是國外企業引進來,他們的知識產權都需要予以保護。如果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就不能參與世界貿易活動。
怎樣保護知識產權?
1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加自主研發,自主創造的投入。
2 及時申請和注冊專利,取得知識的專用權和專利權。
3 未經他人許可,不購買、使用、傳播侵權產品。不玩盜版游戲,不聽盜版歌曲,不觀看盜版影片,不閱讀盜版書籍。
4 參與全面監督,及時舉報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