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肺復蘇法
猝死、溺水、觸電、窒息、中毒、失血過多時,常會造成心臟停跳。如果搶救不及時或搶救方法不得當,極易產生不良后果。此時,運用心肺復蘇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按壓法)搶救病人至關重要。
應急要點
(1)任何急救開始的同時,均應及時撥打急救電話。
(2)搶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確?,F場安全,確定病人呼吸、脈搏確實停止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臥于堅實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跪于病人肩與腰之間的一側。
(4)人工呼吸法主要包括:口對口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等方法。采取口對口施救時,如病人口中有異物,要先清除,開放氣道,再以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額,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將其下頦托起,使其頭部后仰;壓額手的拇指、食指捏緊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氣后,用口唇嚴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以中等力量將氣吹入病人口內,不要漏氣;當看到病人的胸廓擴張時停止吹氣,離開病人的口唇,松開捏緊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側轉頭吸入新鮮空氣,再施二次吹氣。每次吹氣時間:成人為2秒鐘,兒童為1至1.5秒鐘。
(5)胸外心臟按壓法:施救者以靠近病人的下肢手(定位手)的中指沿病人的肋緣自下而上移動至肋緣交會處 (劍突),伸出食指與中指并排,另一手掌根置于此兩指旁,再以定位手疊放于這只手的手背上,手指相扣,貼腕蹺指,手指蹺起勿壓胸肋,以髖關節為軸用力,肘關節伸直向下壓(垂直用力),手掌下壓深度為3.5至4.5厘米,每分鐘約做100次。
(6)胸外心臟按壓法與人工呼吸法應交替進行,比例為:單人進行復蘇30:2,也就是說,心臟按壓30次,吹氣2次,反復做;雙人進行復蘇30:2,也就是說,一人做30次心臟按壓,另一人吹氣2次,反復做。
重點提示
(1)心跳驟停時間不長時(3至4分鐘內)可進行心肺復蘇法。
(2)實施心肺復蘇法時,應將病人仰臥在平地或硬板上。
(3)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只用掌根部,手指不要壓病人胸肋,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4)有條件時,最好請專業人員操作。
(5)施救者在體力允許條件下,應連續對病人實施心肺復蘇法,盡量不要停止,直到病人恢復呼吸、脈搏,或有專業急救人員到達現場。
二、溺水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發生痙攣,收縮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溺水者往往會出現臉部青紫、腫脹,眼睛充血,口吐白沫,四肢冰涼等現象,需要緊急搶救。
應急要點
(1)發現溺水者后應盡快將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現場水情,不可輕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救生圈等救人。
(2)將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開其口腔,清除其咽內、鼻內淤泥、雜草等異物,使其呼吸道保持通暢。
(3)當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極為微弱時,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法,需要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法。
重點提示
(1)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復后還有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萬不要放棄人工呼吸,應一直堅持到專業救護人員到來。
(2)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報警求助的方式。
(3)注意為溺水者保暖。
三、燙傷與燒傷
燙傷和燒傷事故常見于日常生活中,如能及時采取救助手段,可有效減緩傷害的程度。
應急要點
(1)燙傷后,應首先冷卻傷處,在第一時間用清水沖洗傷口10分鐘以上。如燙傷較輕無傷口,可用獾油、燙傷藥膏或牙膏涂在患處。
(2)對燒傷者,在隔斷熱源后,應盡量使其呼吸暢通,然后小心除去傷者創面及周圍的衣物、皮帶、手表、項鏈、戒指、鞋等。對粘在創面的衣物等,應先用冷水降溫后,再慢慢地除去。
(3)當遇到嚴重燙傷或燒傷病人時,應用敷料(如清潔的布料等)遮蓋傷處,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專家提示
(1)觸高溫、電或化學品時,要特別注意保護皮膚的安全。
(2)即使是輕度燙傷或燒傷,在自行處理后,也應該去醫院就診。
(3)如燙傷或燒傷嚴重,不可使用燙傷藥膏或其他油劑,不可刺穿水皰。
三、猝死
人在正常工作、生活或運動時,突然昏倒在地,意識喪失,面色死灰,脈搏消失,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放大,這種突然發生的自然死亡叫“猝死”。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
應急要點
(1)立即就地將病人平放在硬板或地上,進行心肺復蘇法搶救,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2)施救者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觸及病人喉部氣管正中部位,對男病人可先觸及喉結,然后向施救者自身方向滑移2至3厘米,在氣管旁軟組織處輕輕觸摸頸部動脈,檢查有無搏動。檢查時間不要超過10秒鐘。注意不要用力過大,不要同時觸摸兩側,不要壓迫氣管。
重點提示
(1)千萬不能隨意搬動病人。
(2)運送病人必須使用急救車,不要用出租車或其他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