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張士平在集團內的一幅黑板報前,為員工講解企業當年的業績。 (資料圖片)
張士平,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創始人、原黨委書記、董事長,2019年5月23日,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他54年艱苦創業,將一個小型油棉廠打造成業內矚目、影響全球的特大型企業,連續7年入選世界500強。他是第九屆、十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連續7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50位商界領袖”
魏橋創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張士平帶領13萬員工胸懷祖國、產業報國的奮斗史。
“制造業強,則國力強?!鄙綎|魏橋創業集團創始人、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士平,在兩個被視為“夕陽產業”的領域里,不懈奮斗,用20年,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用13年,培育了全球最大的鋁業生產企業,樹立了民營企業勇立改革潮頭的旗幟,彰顯了一位民營企業家的家國情懷。
不怕吃苦 敢為人先
1964年6月,18歲的張士平來到濱州市鄒平縣魏橋紡織廠,成為一名工人。從最基層干起,推小車,扛棉包,他先后干過車間主任、生產股長、副廠長,1981年挑起了廠長的重擔。
張士平的作息幾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4點起床,繞著廠區慢跑1萬米。6點40分,他第一個出現在早會的會議室。他說開早會有很多好處,一是解決干部的懶散,早晨考勤必須早到;二是加強溝通,互相之間有什么事情交流一下,有事多講兩句,沒有事就散了,晨會最長開半小時,通常在職工上班前開完;三是不管什么事都能即時反映,立即安排,大家都知情,體現凝心聚力,形成合力和高效率、快節奏。
能吃苦,更要敢為先。張士平在每一個節點上都跑到了最前面,靠創新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1984年,抓住國家對棉花市場加強管理,對油料市場放開的有利時機,張士平帶領企業果斷進入油料加工領域;1986年,他和全廠職工集資89萬元,建成了有52臺織機的毛巾廠;1988年,抓住全國棉紡織行業跌入谷底、紡機價格最低的機遇,自籌資金1000多萬元建設了1.6萬紗錠紡紗廠;1998年,抓住國家鼓勵熱電聯產的機遇,果斷進入熱電聯產領域;2006年,抓住國家支持鼓勵東部沿海省份利用國外礦石資源適度發展氧化鋁的機遇,建設了400萬噸氧化鋁項目;2013年,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建設了印尼氧化鋁項目和幾內亞鋁土礦開采項目,把企業不斷推進到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張士平先后在山東省率先實行廠長負責制,全國第一個實行“六定一包”計件工資制,全國最早推行“滿負荷工作法”和目標成本管理,推行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設立合資企業沖破“一大二公三純”的企業所有制結構,對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革,推動公司境外上市……一系列創新舉措有力地推動了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心系職工 為民造福
張士平身上有濃郁的農民情結。
因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張士平對農民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從開始創業的鄒平第五油棉廠,到魏橋紡織廠,再到魏橋創業集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真正內因,他歸結為“源自我自身的農民情結?!?/span>
上世紀80年代,農村地區條件普遍不好,特別是濱州市的魏橋鎮、碼頭鎮、臺子鎮等沿黃一帶的農村條件更差。一說有工廠招工,很多人都來排隊報名,幾次招工都出現了人山人海的場面。在1988年的一次招工中,張士平的內心再也難以平靜:“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企業家,看到那么多農民渴望就業,都會全力擴大生產擴大就業?!?/span>
“現在整個紡織行業處在低谷,利潤都像刀片一樣,大家都開始往金融方面轉,向輕資產發展,不知道您有沒有這個想法?”2016年,面對記者的提問,張士平回答,前些年房地產比較火的時候,如果我們發展房地產也是有盈利條件的,但是不管外界怎么去引導,我們始終沒有進入?!拔艺J為,一個國家必須發展制造業。制造業是安排勞動力就業的重要產業,是國家的脊梁。如果制造業企業穩定、有利潤,產業工人有活干,國家就會穩定。如果制造業企業面臨倒閉、工人失業,社會就容易動蕩。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不光是掙錢多少的問題,還起著穩定就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民生問題?!睆埵科秸f,“幾十年來,集團在改革開放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才發展到現在,所以我們應該義不容辭地承擔起社會責任,保證工人就業穩定、收入穩定”。
魏橋創業集團員工最多時達到16萬人,除了大學生之外,企業95%的員工都是農村戶口,分別來自全國各地。這些員工文化程度不高,大都是高中生、初中生,家里條件也不是很好,張士平始終覺得有責任幫助他們致富。所以在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魏橋創業集團在張士平的帶領下,堅持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區域特點、行業特色、企業特征,發展制造業,安排社會就業,特別是農民工的就業。企業的發展,拉動了二、三產業的發展,帶動就業50余萬人。
“十幾萬人在城市買房子安家,結婚生子,把老人從農村帶出來照看孩子,帶動了近30萬人生活質量的提升?!闭勂鹪谖簶騽摌I集團就業的員工,張士平由衷感到滿足。
善作善成 儒商風范
張士平是典型的山東人性格,儒商風范,低調謙遜,忠孝仁厚,重情重義,講究誠信,與他接觸過的人、了解他的人,都對他由衷地敬佩。
在張士平的帶領下,企業自上世紀90年代與香港紡織界開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一直延續至今,都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與日本伊藤忠商社、丸紅商社、日棉商社的友好合作,讓“魏橋”品牌在日本紡織界聲名鵲起,張士平也與同齡的日本伊藤忠商社董事桑山信雄更成為多年的朋友;與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煙臺港、幾內亞UMS公司組成的三國四方“贏聯盟”,簽署的開礦、鐵路、氧化鋁廠3大公約在幾內亞國民會議上獲全票通過,成為國際商業合作共贏的伙伴;舍得吃虧,主動招商,積極幫助政府招商,實心實意對下游產業鏈進行呵護和幫助,張士平率領企業在濱州打造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高端特色鋁產業集群。
在當地人眼里,張士平的威望甚高,因為他鐵腕治廠中充滿著溫情。他靠艱苦奮斗發家后生活卻依然儉樸,始終住在位于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魏橋創業集團宿舍區,當地人不曾見過他豪車過街,每次電話響起,從兜里掏出的還是200多元的小手機;他年過七旬卻走在時代前沿,支持搞高端鋁應用開發:“這種研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投入了未必見回報,但是總得有人去做”;他精于經營卻不屑算計,2018年,企業上繳各級稅金首次破百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在當地,很多上下游企業的發展壯大得益于“魏橋”的拉動和幫助,受張士平的影響,這些同行業企業都表現出了極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斑@一點讓我非常欣慰?!睆埵科秸f。
“為國創業、為民造?!笔菑埵科绞冀K堅持的價值觀。他常常教育子女和企業員工:所有的資產都是社會的,企業就是負責為社會創造財富,安排就業,向國家多繳稅,支持國家建設,“因為有國才有家”。正是有了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懷,張士平帶領下的“魏橋”,才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